全市3051台!已接入→
重点检查擅自改装原厂电器配件、拆改限速(包括解码提速)、外设蓄电池托架、改造蓄电池槽盒、更换大容量蓄电池等违法违规行为。
自今年5月整治行动开展以来,全市共检查电瓶车销售单位394家次,察觉缺陷77条,督促整改77条;开展电瓶车及相关这类的产品监督抽查14批次,已完成4批次,不合格3批次;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2件,结案6件,罚没款2.379万元。
联合有关部门召开即时配送企业集中约谈会议,督促企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,强化安全教育培训,认真开展自查自纠。
督促辖区24家即时配送企业组织电瓶车改装情况自查自改,截至目前,已落实限制接单55辆、更换其他交通工具20辆。
督促充电设施运营管理单位严格遵守价格法律和法规,重点查处电网企业及充电设施运营管理单位不按规定明码标价、不执行政府定价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,着力规范市场行情报价秩序。
全市共检查电瓶车充电桩经营户13户次、居住小区68个次、电瓶车充电桩1071个次,与营运企业组织座谈3次,下发警示告诫书3份,开展宣传引导90余次。
依托“毕节市电梯智慧监管平台”,加装电瓶车AI识别系统,对进入电梯的电瓶车自动识别,通过平台系统播报语音警告提示,督促将电瓶车退出电梯轿厢。
目前全市已在3051台电梯中接入电瓶车进入识别及语音警告提示功能,试点在七星关区探索加装电瓶车入梯智能阻止系统,已安装21台。